相关文献
-
-
医疗装备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年8月12日至1961年1月4日),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教授。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研究组中工作17年。1887年,埃尔温·薛定谔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 Schr?dinger,1887—1961)以两项突出性的成就:量子力学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一本风靡科学界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而永载史册。他不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还是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先驱。近年来,薛定谔科学思想的渊源和影响一直成为物理学史和生物学史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已有很多科学史文章揭示、评述和推广薛定谔的科学成就[1-2]。本文以薛定谔的生平经历和研究工作为背景,重述其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历史贡献——薛定谔方程的建立和《生命是什么》的问世,从细节上揭示“寻找统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在薛定谔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指导作用。1薛定谔生平埃尔温·薛定谔在自传中把他的人生分为6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87—1919)是他在出生地的“维也纳”时期;第二阶段(1920—1926),他自称为“漫游的开始”;第三阶段(1927—1932)是他的“教与学”时光;第四阶段(1933—19...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以经典力学为物理背景、以能量最小或者最小作用原理为准则、以能量泛函或者偏微分方程来表示的各种确定性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型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2]。最近,文献[3]提出了一种以量子力学为物理背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文献[4]将薛定谔方程应用于目标轮廓提取。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5,6],本文在文献[3,4]的基础上给出了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并研究了薛定谔变换在边缘检测方面的应用。1图像的薛定谔变换根据量子力学的目标轮廓提取方法,必须确定粒子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的概率P(b,a),而此概率与粒子的载流子K(b,a)有关。梯度图像与载流子K(b,a)之间的关系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目标轮廓提取方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图像的薛定谔变换。粒子的载流子K(b,a)描述了粒子的运动规律(统计规律)。对于一些简单的拉氏函数,Feynman等[7]用路径积分的方法可计算出粒子的载流子K(b,a)。对于复杂的拉...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