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紫菜秋季开始出现在海边礁石上,入冬后可以采集,直至春末夏初的3~4月份。但是紫菜究竟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一直是个谜。由此,从19世纪后期人们对紫菜生活史中的果孢子及其萌发后的丝状体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1727)
关于海蜇生长、发育、繁衍基本规律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特别是辽东湾沿岸的海蜇资源出现利用过度,产量下降的趋势。为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海蜇资源,海蜇的生活史,特别是其生殖特点与繁衍规律的探索引起水产科学技术界的重视。...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2195)
用纯化学试剂配制成同天然海水成分近似的、可以代替天然海水用于海洋动、植物培养的一种溶液。朱氏人工海水是由朱树屏研究发明的,主要用于海洋浮游藻类的培养,进行海洋生态学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浮游藻类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活跃期...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2301)
研究海水、淡水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用科学。水产养殖学包括水产养殖与水产增殖两个部分。该学科以研究养殖对象和水生生物(包括水域微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为基础,以提供合适的养殖场所和工程...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4228)
中国淡水养殖种类除鲤、鲫鱼外,青鱼、草鱼、鲢、鳙四种鲤科鱼类养殖比重历来占主导地位。这四种鱼在中国内陆江河中栖息繁衍,以往人们在长江中捞取鱼苗后,往往把其他杂鱼苗及时清除掉。所以,习惯上称其为“四大家鱼”。它们是世界上公认的...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3819)
是关于异精雌核发育银鲫子代的研究。鲫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已知鲫鱼有一个种和两个亚种,即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鲫(C. auratus au-ratus)和银鲫 (C. auratus gibelio)。黑鲫主要分布于欧洲,在中国仅分布于新...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2180)
是对鲤鱼与鲫杂交后代的研究。鲤、鲫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养殖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鲤属 (Cyprinus) 和鲫属 (Carassius)。鲤鲫杂种也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日本、前苏联和欧洲一些国家很早就进行鲤鲫...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1762)
1. 对虾渔业 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Kishinouye)是分布于黄渤海 (32°30′N~40°00′N)的一种一年生、集群性、长距离洄游的大型虾类。对虾渔业是黄渤海渔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分春、秋两大渔汛:20世纪50年代以春汛捕捞生殖群体为主;60年...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4035)
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方蟹科、绒螯蟹属,该蟹为中国特产,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为著名食用蟹。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4197)
是海带人工栽培的方法之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了海带的筏式人工栽培试验,这种实验直到1952年才取得成功。它不仅为海带栽培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浅海海水养殖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 栽培海区的勘察 勘察选定海区是...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3358)
指世界上一种最大型之一的珍珠养殖母贝的育苗养殖技术。大珠母贝俗名白蝶贝、马六甲珠母贝 (malacca pearl oyster)。依其珍珠层腹缘部分色泽的差异,又有银唇珠母贝(silver lip pearl oyster)、金唇珠母贝 (goldlip pearl oyster) 和黄唇...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2460)
是研究渔具、渔法、作业渔场的环境以及捕捞对象的生物学习性的综合性的科学。亦称 “渔捞学”,是水产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水产资源学、海洋学、气象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人类为了生存以渔猎获取食物。在陆地以猎为主,在江河、湖...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3776)
以鱼、虾、贝、藻等水产物为对象,进行加工、利用以及质量保持等研究的学科。通常由水产品保鲜、水产食品加工、水产品综合利用三个方面的专业学科体系所组成。具体包括水产品的低温保藏、腌制、干制、熏制、罐头食品加工、冷冻食品加工、...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
字数(3353)
反映溶液不致引起生物毒害的一种参数。在渔业中,将受试水生生物长期(一个世代或一个以上世代)暴露于含有毒物的水体中,而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亦不导致其生命周期的任何发育阶段和后代产生潜在危害的毒物浓度值。各种渔业水域中的有毒物...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963)
科(Lophiidae)鱼类的总称。 属硬骨鱼纲、目。 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经济价值不高。体平扁,柔软。头大,宽阔而平扁。躯干部较短。口宽大,前位。下颌突出,两颌、犁骨及腭骨...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1122)
锚张网捕鱼的一种。用单锚固定网具,因网口张开时形似鮟鱇张口而得名。主要捕捞对象有带鱼、小黄鱼、马鲛、大黄鱼和鳓等。分布于日本、朝鲜等国沿海。中国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口外和江苏外海。渔船总长度16米,型宽3.8米,型深1.3米,主机功率2...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816)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52年颁布了《渔业法》,随后几经修改、补充,到1978年通过了《渔业修正法》,1979年11月1日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980年经国会批准颁布了《近海渔业法》。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上述有关法规规定:凡在澳大...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742)
1918年苏联学者巴拉诺夫(Ф.И.Баранов) 将种群的补充、生长、自然死亡、捕捞死亡和开始捕捞的年龄合并考虑,用数学方法推导出计算种群中一个世代渔获量的数学表达式,即巴拉诺夫产量方程。此方程着重研究渔获量与鱼的生长以及渔业...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548)
前苏联渔业学家。列宁勋章获得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技术家,苏联技术博士。曾任莫斯科渔业工学院和加里宁格勒渔业工学院的教授,工业捕鱼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09年毕业于俄国彼得格勒工学院造船系后,即从事渔业科...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498)
鲃亚科(Barbinae)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一群中小型淡水鱼类,种类颇多,有些是经济鱼类。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北美洲,几乎遍布中国各水系。体延长,较低,略呈圆筒形,或较高而侧扁,腹面圆形。上唇紧包上颌,下颌与下唇不分离,...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业卷 上》
字数(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