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国家,周代各诸侯国。如齐国、鲁国、吴国等。计篇所...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67)
道,即路,道路。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力量不够,走到半道就会走不动了)道可引申为方式、途径、原则、规律、措施以及思想、学说、政治主张等不同的含义。《孙子》中有20余处用了“道”字,综合起来,主要表示了下述几个...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281)
天时,天空,阴阳寒暑的变化。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的运行具有客观规律,这个规律不因爱尧而保存,也不因恶桀而消亡)《孙子》中的天也有多层意思。其一,自然时序,天时,如“天者,阴阳…”;其二,自然生成...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227)
一指老百姓、民众。如《论语·学而》:“使民以时。”(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计篇中“...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08)
最初指日光的向背,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如柳宗元《...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92)
指四时节令之变化,春夏秋冬之推移,也就是季节更替。曹操注《孙子》:“顺天行...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96)
意指诸侯国国君。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主倡而臣和”(...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71)
货币、财物。《尚书》孔颖达疏:“货,掌金帛之官。”(货,指掌管金银布帛的官)孔安国正义:“货者,金玉布帛之总名。”...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45)
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同时有出军赋与服役的义务。按礼其所属上卿应由天子任命。但其在封...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57)
本指百官。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经·小雅》郑玄笺注曰:“百姓,百官族姓也。”(百姓就是以...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12)
一为平原、原野之意。如《诗经·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抬头看那中原大地,各种野兽都齐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如果晋国和楚国在战场上相遇,那么我将向后退让90里)二为地区...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317)
指诸侯及其朝廷与国家。有时与“百姓”、“私家”对举。《左传·僖公九年》:“公...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01)
古代一种量器名,即圆形壶,用来盛酒浆或粮食,因而成为古代的容量单位。春秋时齐国的“公量”,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十...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54)
读作qi(其),豆秸,同“萁”字。如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烹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秸)。秆,植物的茎,常呈圆...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46)
石古读作shi(实),今读作dan (但)。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市制的一...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20)
古代传说中掌握生死的星宿。《宋史·天文志》:“司命二星在虚北……主死亡。”(掌管...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03)
蚁,蚂蚁,昆虫的一科。喜群居生活,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等。蚁...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85)
辅,车轮外旁增缚夹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相当于现今的轴瓦)的两条直木,用以增强轮辐的载重支承力。如《诗经·小雅·正月》:“无弃尔辅,员于...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73)
国君、君主。《仪礼·丧服》:“君,至尊也。”(国家君王,至高无上)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18)
九,在古代汉语中多用作泛指,极言其多。九天,天之至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孙子》中“动于九天之上”,意为极高的天空。梅尧臣注此为“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密而攻...
[详细]
《孙子兵法辞典》
字数(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