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淀粉质原料经发酵制得的一类含酒精饮料。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生产部门分类法和商业部门分类法。前者主要按酿制工艺和酒的性质分,有酿造酒、蒸馏酒、加工酒(即再制酒)、配制酒(即合成酒)等;后者按经营习惯分为白...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241)
又称“烧酒”。将含淀粉或含糖的原料经过糖化和酒精发酵后,再...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77)
原料经过糖化和酒精发酵后,用压榨或过滤的方法使酒液与酒糟分离,由此而获得的酒统称为发酵...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12)
是用白酒、黄酒、葡萄酒等作酒基,浸泡各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一种滋补或疗效饮料。酒精含量一般在20%~40%间。有滋补作用的称滋补...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58)
又称“滋补药酒”,是以滋补...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36)
又称“白酒”或“白干”。酿造后蒸馏而得。一般无色。以前主要用粮食...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87)
参见“烧酒”条。...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0)
指40°~50°的蒸馏酒。多以谷物为原料,经发酵、蒸...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67)
又称“高粱酒”。蒸馏酒的一种。我国特有的一种饮料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有的还添加适量玉米、小麦、大米、糯米等粮谷类原料。因为高粱除含淀粉、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外,还含少量单宁类多酚物质,在酿酒过程中可形成特殊的高粱酒风味。酿造...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316)
亦称“金酒”,又称“杜松子酒”。原产荷兰,现英、美、日为主要产地...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83)
即“醇性发酵乳”。...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1)
酒的一种再加工品。呈粉末状,或胶状体。可冲饮、嚼食或含化。具液体酒的风味和香气。可用蜡纸或铝箔包装,便于携带和食用。因呈粉末颗粒状,便于作调味剂...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86)
用肥肉和冰糖陈酿而成的烧酒。陈酿方法是:先将经过贮存的米酒(用大米经特制的曲饼发酵、蒸馏而成)调整到30°~40°的酒度。放入埕(酒瓮或酒缸)中,浸泡去皮并蒸...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200)
一种清酒的仿制品。用精制酒精、糖、有机酸...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55)
用指酒精含量在40%以上,即酒...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40)
是指酒度在20°~40°之...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33)
是指酒度在20°以下...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28)
酒精性发酵乳的一种。①通常是往乳中加入一定量的发酵剂,经1~3天发酵而成。酒精含量约在0.6%以下,多作夏季清凉饮料。②少数民...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161)
用成品酒或食用酒精,配合一定比例的糖分、芳香原料或中药...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72)
果酒的一种。以葡萄汁(浆)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陈酿等工序而成的饮料酒。酒精度低,一般含酒精10°~16°。营养丰富,含糖类、有机酸、无机物质、含氮物质、多种维生素(B1、B2、B6、B12、C、PP),并有一定保健作用。葡萄酒种类繁多,常按酒的...
[详细]
《中华酒文化辞典》
字数(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