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炎帝传至后代,薄德寡恩,国势日衰。当时,诸侯间以强凌弱,侵扰不已。东南九黎族首领蚩尤更为猖獗,杀伐成性,致使东方诸侯不宁,百姓受难。于是,轩辕教民习武练兵,伐暴安良,而各方诸侯纷纷归附。神农氏不能相助诸侯讨伐蚩尤,反为虎作伥...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777)
黄帝诛杀蚩尤,平定暴乱。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他一心想得到贤士、良才,辅助自己治国理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梦见一阵大风吹起,将尘埃污垢吹得离土而去。又梦见一人手执千钧弩弓,驱赶着万头羊群。梦醒后,他回想梦境中的异象,认真地圆梦...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328)
帝尧在位时,已经懂得自然对人事的制约作用。为使农夫、百工的劳作适时而有效,使诸侯、百官的政务切实而易行,必须审察宇宙间天文的规则。帝尧便任命羲氏、和氏二人总管此事。他们严格遵循浩大天空出现的实际情况,认真仔细地推算日月星辰各...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774)
虞舜,平民出身,家境贫苦。母亲姚氏早亡,父再娶,生一弟。父亲双目失明,人称瞎子老头,为人愚昧无知,善恶不分。后母奸诈,不仁不慈。弟弟名象,狂妄自大。三人待舜都很不好,稍有差错,便要重重责打,甚至常想杀死他。虞舜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性情...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806)
夏桀继立为帝,荒淫无道,残暴成性,诸侯纷争,百姓涂炭。商汤是一方诸侯之伯,能修德行善,而得到各方诸侯拥戴。伊尹,名挚,出身低贱。母亲原是女奴,在伊水之边采桑,生下一儿,因而姓伊。伊尹长大成人,贤能而怀大志。当时,众多诸侯之中唯有商汤...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56)
夏桀在位之时,荒淫无道,残暴成性。而诸侯背离。商汤是一方诸侯之伯,想以修德行善,来争取诸侯、万民的支持和拥戴,然后诛桀灭夏,开创帝业。一日,商汤出都城巡视,见有人在野外张网捕捉飞鸟。网布满了四方,那人口中还念念有词地祝告上苍:“让...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343)
商帝成汤去世,次子外丙、幼子中壬先后继位。7年后,成汤的长孙太甲又继立为帝。几代帝王,都由伊尹任相国,辅佐朝政。帝太甲年幼时,因祖父已年迈而父亲又早亡,未受严格训导和教育,致使他不明事理,不懂朝廷礼仪和国家法度。伊尹写下《伊训》...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667)
商纣在位,荒淫无度,残暴成性。因九侯的女儿不会以淫荡去讨好纣王,纣王便杀了她,并将她父亲剁成肉酱。西伯姬昌听了,暗自摇头感叹。此事却被崇侯虎得知,报告纣王。并说:“西伯积善施德,笼络诸侯,心怀叵测。望大王及早提防!”纣王对西伯早有...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631)
商代,帝纣在位,荒淫逸乐,残杀成性。但他秉性聪慧敏捷,能言善辩,巧于文过饰非。王室贵族屡次谏阻纣王的胡作非为,总是不听。于是,微子离去,箕子装疯,独有比干不肯罢休,怀着拳拳的愚忠,定要规劝纣王改过自新。一日,比干又去进见纣王。纣王料...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391)
周厉王继位以来,残暴、专横,生活奢侈,赋敛重,徭役多。国人议论纷纷,批评厉王无道。正卿召公谏劝他说:“百姓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呢!”厉王听了生气,便用一批巫觋,派往民间刺探。凡私下议论和指责的,厉王都下令杀掉。于是,国中的议论越来越少...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29)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周已分为东周、西周分治(一居王城,一居成周,这两地都在今河南洛阳)。秦国打算向东西两周借道,从它们中间越境而去攻打韩国。西周武公深感为难,若借道给秦,就要得罪韩国;若不借道,就将得罪秦国。周臣史厌向武公建...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55)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楚国发兵围攻韩国雍氏城(阳翟,在今河南禹州),韩国将向东周征用兵马和军饷。东周国君为此担忧。苏代说:“国君放心。我能使韩国不征用您的兵马、粮草,还能为您得到韩地高都(治所在今山西晋城)。”周君大喜过望,便...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58)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秦兵已先后击败韩、魏,又北取赵国蔺县、离石县。苏厉对西周国君说:“秦将白起善于用兵,又得天命相助,故成此大功。如今他又领兵出伊阙关(在今河南洛阳南龙门),攻打梁,如梁也被击破,周国便危险了。”于是,苏厉...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22)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背约而攻占魏地华阳(在今陕西勉县西北),而周国危急。周臣马犯对周君说:“我能使梁王为我周国修筑城墙防御外敌。”于是,马犯出使,对梁王说:“我国周王病得很重,像是不久人世了。王死国亡,我马犯也将丧命...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49)
春秋,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虞国,俘虏了虞大夫百里奚,将他作为女儿的陪嫁奴隶一起送往秦国。穆公得知陪嫁奴隶中有百里奚,十分惊喜。他早已听说百里奚贤能,是个人才,只因未得其主而一直不得志。于是,穆公便吩咐将他请来相见。...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490)
春秋,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用5张公羊皮赎得百里奚。百里奚贤能,穆公封他为大夫,想以国务大事托付给他。百里奚谦让,说他的好友蹇叔才是真正的贤才,一定要穆公将他请来秦国重用。穆公问他,何以见得?百里奚告诉他说:“蹇叔比我强得多,他...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518)
春秋,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郑国有人来秦密报。说他现在正掌管郑都的城门钥匙,如果秦军前来偷袭,他便可作内应,开门接秦兵进城。郑国一举而可得。穆公听了很动心,便询问蹇叔、百里奚两位老臣。二人谏阻穆公说:“此事决不可行。千里...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396)
春秋,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偷袭郑国的秦军路过周天子都城的北门。年纪幼小的周国大夫王孙满,观看了秦军经过王城的举动,十分不满。便报告周王说:“秦兵过王城,按照礼制,应该人人卸下盔甲,放下兵器。如今只有车上左右武士脱下头...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242)
春秋,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秦军长途跋涉,路经晋、周两国,又到了滑国(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准备前去偷袭郑国。郑国的商贩弦高出外经商,路过此地,见秦军浩浩荡荡直往郑都进发。他想,被敌兵捉住,恐难活命,而且大军入侵,国人定要遭殃...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292)
春秋时,秦穆公得郑人密报:说已经掌管郑都城门,秦军袭郑,可为内应,等等。他便利令智昏,一意孤行,不听蹇叔、百里奚的劝阻,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率领大军,千里远征,偷袭郑国。结果不出二位老臣所料,郑国早有戒备,而袭郑终无指望。三...
[详细]
《二十五史智慧大全·上》
字数(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