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三国时代唐朝、新罗联军与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锦江下游)进行的战役。7世纪时,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分立,互相混战,中国唐帝国乘机侵略朝鲜。先是高句丽与百济联合对抗新罗,新罗统治者向唐朝求援。唐太宗于644年派十余万...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379)
朝鲜新罗王国实行的封建土地分配制度。677年,新罗统一朝鲜,结束朝鲜半岛长期分裂局面。国家的统一,促进新罗封建制度的发展。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国有土地大量增多,国王将一些国有地及土地上的劳动者赐给有功将领和大臣作为食邑,又赠与佛寺...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38)
朝鲜新罗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9世纪时,新罗封建制度日益发展,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也逐渐发展,贵族、官僚和寺院大地主不断扩大私有土地面积,形成封建大庄园,农民的丁田被兼并而沦为依附农民,有的变成奴婢。新罗王国统治阶级内部又经常发生内...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340)
朝鲜封建王朝之一,918年由大将王建所创立,首都开京(今开城)。9世纪末,新罗王朝国势渐衰,农民起义迭起,地方封建势力据地称雄,一时之间又出现三个政权:后百济王国、摩震国(后高句丽)和新罗王国,史称此时为后三国时代。918年,后高句丽武将王...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622)
朝鲜王氏高丽时期实行的封建土地制度。918年,朝鲜武将王建创立高丽王朝,史称王氏高丽。高丽建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国王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国内大部分土地由国家控制,但贵族、官僚和寺院也拥有一部分私田,大土地所有制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617)
朝鲜王氏高丽由亡伊领导的农民大起义。12世纪初,王氏高丽统一全国,国势强盛,但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封建地主庄园兼并农民土地,农民纷纷破产,加以高丽王朝统治阶级腐化,内部争权夺势,内战连年,农民不堪忍受战争及赋税负担...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76)
朝鲜武将李成桂创建的封建王朝,首都汉城。李成桂是王氏高丽的大将,因抗击倭寇屡建战功而闻名。1388年,高丽政府派李成桂率军攻打明朝的辽东,李成桂反对进攻明朝,率兵从鸭绿江返回京城发动政变,1392年,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是为李氏朝鲜...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747)
李氏朝鲜建立前后实行的封建土地制度。1388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控制政权,以李成桂为首的改革派于1391年实行田制改革,颁行科田法。1392年,李成桂废高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是为李氏朝鲜。李朝建立后,继续推行科田法。按照...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537)
李氏朝鲜时期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16世纪后期,李氏朝鲜国势渐弱,国内土地集中严重,科田法业已废弛,农民因失地破产而发动起义;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无休止的党派之争。当此时,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国内的统一,正积极准备发...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784)
日本大和国推古天皇时的政治改革。 6世纪以后,日本社会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铁制农具广泛使用,水利灌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迅速增加,但土地兼并也随之日趋严重,王室和贵族之间为了争占私地、私民,战争不已,破坏了生产,造成国家危机。6世纪末...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565)
日本大和国派往中国隋朝的使臣。592年,大和国推古天皇即位,以圣德太子为摄政,进行政治改革。为了实现改革,向中国先进文化学习,积极开展对中国隋朝的外交关系,曾多次派使节出访中国。607年(推古十五年、隋大业三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04)
日本称皇帝为天皇,源于中国道教思想,意为“统治上天的皇帝”。在大和国时代(3至7世纪),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当时大王只是贵族联合政权的首领,还没有绝对权力。 6世纪以后,大王权力逐渐加强。692年,推古天皇即位,圣德太子摄政,实行政治改革...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502)
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6世纪末和7世纪初, 日本大和国奴隶制经济处于衰落时期,奴隶主贵族肆意兼并土地,扩大私地、私民,残酷剥削部民和奴隶,劳动者的处境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此时,在一些生产力发展的地...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993)
大化革新时期革新派与反对派的一次战争。645年大化革新开始,革新政策逐渐实施,到652年,班田制已基本确定,革新运动逐步深入,这时反对派的反改革活动也日益猖獗,反对派势力伸入皇室内部,企图利用皇位继承问题挑起内乱,以破坏革新运动。668...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32)
日本大化革新时期实施的土地制度。日本大和国以孝德天皇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进行政治改革,是为大化革新。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班田收授法,其具体措施是:①国家实行土地和公民的国家所有制,将公地划分小块,授予六岁以上的公民作为口分...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99)
日本国家自和铜三年(710年)至延历十三年(794年)以奈良为首都的时代称为奈良时代。奈良时代历时八十四年,经七代天皇。这时期是大化革新新政广泛实行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当时日本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从中国传入的先进技术到处流行,农...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621)
从7世纪前半叶至9世纪前半叶二百年间日本派往中国唐朝的使臣。 7世纪前半叶,中国正值唐朝初年,封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文化繁荣,而东邻日本处于大化革新前后,封建制度开始兴起。日本朝廷为了建立和发展封建制度,积极与唐朝开展外交活动,热...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99)
日本国家自794年在平安京(今京都)建都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历时约四百年,经三十代天皇,这是皇权由盛转衰,贵族势力逐渐强大的时代。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迁至平安京,开始了平安时代。桓武天皇励精图治,压抑贵族...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678)
日本平安时代藤原氏贵族擅权时实行的政治形态。9世纪中叶,日本庄园制经济发展,握有大庄园的贵族势力日益强大,有的大贵族进入宫廷,左右皇权,天皇大权旁落。866年,大贵族太政大臣藤原良房以外戚身分担任摄政,年幼的清河天皇成为傀儡。藤原...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46)
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天皇退位后继续掌权的时代。11世纪后期,天皇朝廷与担任摄政的藤原氏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1086年11月,白河天皇在位十四年后,让位于其子堀河天皇,自己成为上皇,在住地建立行使权力的厅院,继续控制政权,开始“院政时代”(1...
[详细]
《外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386)